为推动腔内影像学技术在我国的规范化应用及心血管疾病精准介入诊疗的发展进程,9月24日-25日,由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心脏学会共同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第二期CDQI国家标准化冠心病中心腔内影像培训班”顺利举行。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和欧洲腔内影像专家共识主席、欧洲心血管介入协会(EAPCI)前任秘书长、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董事、欧洲介入心脏病杂志编委Giulio Guagliumi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哈医大二院副院长、心内科专家贾海波教授和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副主任、心血管介入中心主任候静波教授共同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大会邀请布里斯托大学Thomas Johnson教授以及来自意大利、英国、西班牙、法国、荷兰、塞尔维亚、印度、韩国、日本、中国等共25位专家共同参与。于波教授和Giulio Guagliumi教授致辞,候静波教授带领心内科介入手术团队进行手术演示,贾海波副院长进行主题讲座并组织讨论。线下学员二十七人,分别来自北京、天津、内蒙古、广东、安徽、山东、上海、江苏、湖南、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致辞

欧洲腔内影像专家共识主席、欧洲心血管介入协会(EAPCI)前任秘书长、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董事、欧洲介入心脏病杂志编委
Giulio Guagliumi教授讲话

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副主任、心血管介入中心主任候静波教授主持开幕式

哈医大二院副院长、心内科贾海波教授作主题报告并主持学术讨论
于波教授表示,本培训班系统地介绍了腔内影像IVUS-OCT融合技术,并通过手术病例的方式把新研究、新进展和新应用向全国介入医生进行推广,为国内外腔内影像学领域顶尖的专家、国内介入打造一个前沿学术交流、研讨平台,互相取长补短,帮助冠脉介入医生有效学习和应用腔内影像技术,提高和优化冠心病介入诊疗全程,使患者最大获益。本次培训班主要内容分为介入手术演示、最新共识解读、病例讨论三大部分,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转播,使国际国内各个地区的专家学者都可以进行实时观看,每日在线人数近5800人次。


于波主任强调,冠脉介入技术成熟,如何推广精准、优化介入诊疗是未来5-10年心血管医生共同的目标。目前冠脉介入造影、OCT、IVUS、FFR 等技术提供的信息是诊疗决策的主要依据,理解、正确应用上述技术是当代专业发展的要求。在本次培训班中,手术直播过程中应用的IVUS-OCT一体机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利用IVUS-OCT一体机,介入手术中使用一根导管一次回拉,便可即刻获取血管内同一位置的高分辨率OCT、高穿透力IVUS及融合影像,血管全貌、血管结构和病变性质全部清晰显现,使冠心病的诊治不仅更加精准还更加精“简”,真正做到精准治疗,满足临床个性化需求。我国在创新医疗器械研发方面能独立走向国际,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进一步提高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撑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为全球范围内冠脉介入事业的进步作出贡献。




据悉,哈医大二院心内科拥有全球最大的单中心OCT数据库,病例数超过两万例,数据质量居国际领先水平。在OCT精准诠释急性冠脉综合征病因机制基础上,建立了部分患者“非支架植入”的治疗理论,并进一步确立了高危斑块特征,奠定了OCT在识别高危病变和急性心肌梗死风险分层中的指导地位,构建了急性心肌梗死预警诊疗技术体系。
于波教授带领团队制定了中国首部OCT应用专家共识,并作为唯一的中国单位,参编由16个国家共同制定的国际腔内影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自主研发了冠心病诊疗关键成像设备并推广应用,《IVUS-OCT双模成像系统及成像导管研发》项目于2022年5月正式获批上市,同年9月完成全球首例应用IVUS-OCT一体机全程指导实施心脏支架介入手术,发表多模影像领域首篇临床研究论文,自主研发的IVUS-OCT设备已覆盖30个省市,300余家医院,潜在受益患者超百万。本次培训全部手术病例均由国产IVUS-OCT一体机进行全程手术指导。国内外专家对国产IVUS-OCT一体机技术高度赞赏,认为这是腔内影像技术的重大突破,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未来国产IVUS-OCT一体机还将整合血管功能学评估,提供更全面、精准的全程手术策略规划。于波教授及带领的团队不断寻求技术突破,体现了我国在腔内影像指导介入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为实现2035科技强国目标持续助力。